真正懂得音乐的人不多,谢培根秉持著推动音乐的使命,曾在马六甲培风中学(简称:培中)担任音乐老师,

挖掘学生的才华,并提供平台,让学生从中寻回成就感,建立自己的信心!

今年37岁的谢培根中学毕业于培风中学,并前往中国北京的中国音乐学院选修民族乐器唢呐,再进修乐队指挥系硕士研究生。

2011年,适逢培中音乐老师退休,曾申请培中大专贷学金的谢培根应时任培中校长张永庆的邀请,返回母校执教鞭,因而担任7年的音乐老师。

谢培根受访指出,刚回国时,本身怀著一种要改变环境的情怀,希望把国外学到有关音乐的最新知识,传授于学生,孰料回国后才发现现实与想像中并不一样,从而遇到不少挫折。

 

免费教学贫寒生

“音乐科并非主要科目,算是小三科,就犹如体育课,辅助学生身心灵的科目,可有可无。”

他说,由于学校一周只有一堂音乐课,学生下周可能就忘记了,因此他需要不断地重复教学,同时也必须采用很多教学方式,让学生学习音乐。

他坦言,学校的教材课本、内容设计并不足够,教材只是带出教学范围,老师必须增加更多音乐欣赏,包括播放演奏、介绍华乐乐器、西洋乐器。

他以华乐为例,有很多演奏技巧,介绍一些经典的曲目,可以很仔细介绍每一个乐器的特点,如唢呐可以模仿鸟鸣声,笛子可以通过不同的按法,奏出不同的声音,二胡可以展现快功,因此华乐比较有想像及画面感。

谢培根指出,本身并非明星老师,反而喜欢挑战学生,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从中挖掘学生的才能。

他曾经发掘两位很喜欢音乐的女学生,鼓励她们上台做正式的演出,从而建立她们的信心。

谢培根很鼓励学生合奏,提升自己,甚至有遇到一名很有才能的学生,因为面对经济问题而无人指导,他不惜免费教学,并鼓励该学生考级。

2016年配合“下南洋‧传乡音”活动,谢培根也安排学生演奏古筝,并乡音采集人张吉安主唱,提供学生平台,发挥所长。

 

尝试不同教法 了解学生接受程度

谢培根执教鞭的路程没有一个导师指导,很多时候都是自己摸索,磕磕碰碰,并尝试不同的教法及了解学生接受程度。

他直言,当老师的心理必须要很强大,要很快地自我调整,本身也是通过与很多前辈、学长分享交流,才能很快地走出来,否则自己转牛角尖,很难走出来,因此必须多听取他人的意见及方法。

“我们要面对每一节不同的班级,不同年级,上完初一就去上初三,要转去不同的内容,应对每一班级的模式皆不一样,必须思考如何把同样的内容传达予不同班的学生,因此必须要因材施教。”

他本身从一开始态度强硬,后来学会转变,尝试融入学生的想法及相处方式,又不能失去老师的威严,必须保持一些距离感。

此外,谢培根教学生乡音时,会从鼓励学生了解本身的籍贯背景,回家向长辈寻找该籍贯的童谣,并在学习过程中,让他们的心里埋下一颗种子。

他也教导学生了解民歌中的劳动号子、小调及山歌的不同之处,探讨民歌《茉莉花》南北演唱风格的差异等。

“这些是我们在国外学到的知识,再研究下所得来的心得,我们的使命不是把最流行的教给他们,而是把最根基的东西教给学生。”

谢培根指出,教学受影响的学生或许不多,不过至少他们在过程中吸收了多少,并通过校方提供平台,让学生发挥所长,甚至有学生毕业后,往编曲方向发展,也有学生写歌参赛,让他倍感欣慰。

 

离杏坛不离音乐 开课推广华乐

2018年谢培根因为健康问题离开杏坛,向外发展。

他表示,当老师是一个舒适圈,容易与外界脱节,经过朋友鼓励下,他毅然离开选择尝试不同的事务。

尽管如此,他没有离开音乐,本身也与朋友合作,在甲市哥打叻沙玛纳设立了音乐小教室,提供一个平台予老师教导有兴趣学音乐的学生。

他鼓励更多退休人士学习音乐,抒发情绪,并可通过音乐进行交流。

谢培根休假时也前往外坡教导华乐,并与专艺民族乐团合作,担任指挥。

他希望推广华乐,在更多学校设立华乐班,让学生接触华乐。

他指出,我国政府并没有重视音乐课,外国方面则很重视,并自小开始培养国民的素质,包括进行音乐培养工作,可惜我国注重学术,而国中能够接触音乐的机会更少。

谢培根认为,音乐是一辈子的事业,本身能够做多少就做多少,他也对于甲州没有设立一个真正的音乐厅感到可惜。

他希望有朝一日,甲州能够设立音乐厅,吸引不同的乐团前来,让国民欣赏不同的有水准的音乐,也让当地的乐园有个真正的空间去发挥。

 

资料来源:https://www.orientaldaily.com.my/news/features/2019/12/31/32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