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人生有多少个十年?惟年届81岁的骆锦陶老师,却将自己人生中的6个十年,无怨无悔地奉献于华教,崇高的精神令人肃然起敬。

1938年出生于霹雳珠宝的骆锦陶,1961年开始投入杏坛,虽然在1993年,于服务了29年的珠宝培正华小卸下教鞭,但他却没有因此停下脚步。反而接受董事会的邀请,继续留下及扛起校内绝大部分的课外活动事务,包括教导华文补习班、乒乓队、书法班及鼓笛队。

尽管现在已81岁高龄,骆锦陶仍在多所华小担任华文补习班及书法班老师,致力于推广书法艺术,弘扬中华文化,赢得珠宝地方华社的敬佩与爱戴。

然而,骆锦陶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坦言,虽然小时候已立志当老师,但此尽一生春风化雨的毅力,最主要是求学生涯阶段,受到3名恩师启发而来,令他直认教育是生命中最有意义的工作,若有来生,也还要当一名老师!

提起3名启蒙恩师,他至今依稀记得他们的名字,分别是他小学三年级时的班主任周善明、六年级班主任温如富,还有高中一班主任王光国。

“他们影响了我的一生,要立志当老师为教育奉献,迄今仍对3名好老师的教诲铭记于心,如果不是他们,不会有今天的我。”

他指尽管时间已过了将近一甲子,惟周善明老师说过的“华文,是华族的根苗,我们要好好地珍惜它、培植它,决不能因循茍安,敷衍塞责!”,他依然只字不忘,而这一番话,更是他迄今坚持有生之年,为母语教育奋斗的动力。

随后到了六年级,温如富老师则对他说“书法,是中国独有的国宝,我们要好好维护它,发扬它,决不能半途而废。”,这一番话,则成为他一生勤练及推动书法的动力。

升上育才中学高中一,当时的级任老师王光国则常劝勉他,要好好牢记“终身之计,奠如树人”这句格言,而且不只要牢记,还要实现它,决不能脚步生畏,有始无终,这一番话,是他决定为教育不言累,坚持至今的动力。

有鉴于此,骆锦陶重申,老师对学生的启发是非常重要的,老师的一句,足以影响学生的一生,所以他愿与全天下的老师们共勉!

另一方面,骆锦陶一生认真树人的精神,也让他先后在荣获得2015年沈慕羽书法精神奖、2017年霹雳中华大会堂教育奉献奖,以及2018年教总沈慕羽教师奖,可说是实至名归。

 

推广体育书法 栽培无数英才

除了在学术与课业上辅助无数学生外,骆锦陶在体育运动及文化艺术领域,也栽培出无数的佼佼者,其中包括前乒乓国州手如梁美云、刘金富及钟翠婷等,令人津津乐道。

至于在书法,他同样作出文化传承工作,目前也在瓜拉光华小、培南华小及珠宝培正华小开办书法班,培育许多书法精英,获奖无数,其中3名培正华小学生的作品也被印制成字帖,缔造佳话。

为了表扬他热心推动书法,珠宝瓜拉光华小董家教及校友会等单位,更觉得在该校礼堂开设“骆锦陶书法轩”,而热爱书法文化的人士也成立了骆锦陶书法轩管理委员会,致力推动书法教学与弘扬中华文化。

此外,继“骆锦陶书法轩”后,珠宝培正华小去年8月也设立了“骆锦陶文物馆”,展出骆老师服务杏坛期间的奖状、奖杯及剪报等,向这名一生培育英才的良师致敬。

值得一提的是在音乐方面,骆锦陶也有所贡献,包括目前仍在瓜拉光华小及珠宝培正华小担任鼓笛队的教练,多次带领学生参与国庆日大游行。

为了学生的进步,他打趣说本身逗留在学校的时间比家里还要长,惟他觉得如此的生活,既有意义又充实,所以未曾觉得累。

目前,他最大的满足感是看到学生有成就;也因此,他与很多学生仍保持亦师友的关系,不少学生在毕业多年后,每年还是会在珠宝替他办寿宴庆祝兼叙旧,非常难得。

 

经历二战艰苦 珍惜求学机会

诞生于在物资匮乏的二战时期,骆锦陶曾经历随父母到珠宝丹那依淡龙冈山上逃难的日子,直至日军投降后下山,父母才送他进入学校,所以他非常珍惜求学的机会。

他回忆道,1960年在改制前的育才国中毕业,因为当时马来文科没考获优等,不受承认,差点当不成老师。

为了不半途而废,他花时间在苦修马来文,也接受假期师训班,当中可说吃尽不少苦头,而且尽管他怎样努力,仍然无法达到当局的标准。

庆幸,他最终获当局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让他与他同命运的老师如愿当上老师,否则,杏坛将少了这名良师。

此外,他期望现今的学生珍惜接受教育的机会,同时身为华裔子弟,更应该要学习华文,好让华文教育在我国生生不息,世世代代的传承下去。

 

资料来源:https://www.orientaldaily.com.my/news/features/2019/07/23/299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