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所有文化、科学、艺术活动的发起者和载体,了解了这些天才大师们,实际上就是抓住了历史的节点。而我一直相信,对于这个世界,对于它的历史,了解得越多、越深入,便越能成为一个正直、宽容、善良的人,而少掉许多的无知、焦虑与狭隘,就如同站在山巅眺望远方,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无限坦荡。”
——儿童文学作家邹凡凡
有些书,能不读就不读,翻阅只是浪费生命;有些书,能读到是福分,但错过了也没什么。还有一些书,读了不只可以打开世界之门,还有可能改变生命轨迹,为人生创造更多可能性。这样的书,没读到是不幸,迟遇上也是遗憾。对我来说,眼前这套“写给孩子的名人传”就属于这种难能可贵的一流好书。
市面上面向儿童的人物传记,大部分不是堆砌史料以致枯燥乏味,就是道德先行以致虚伪失真,真正深入浅出而又生动活泼的杰作可谓凤毛麟角。这也难怪,撰写人物传记不像创作童话小说,作家除了妙笔生花,还得学问渊博。只有深度把握历史脉络,自在出入传主生平,再以儿童喜闻乐见的笔触潇洒表达,才能写出面向儿童的一流人物传记。
我一直在寻找,寻找符合上述标准的人物传记,直到遇见邹凡凡的“写给孩子的名人传”系列。从《莫奈与印象派》到《爱迪生与电气时代》,从《哥伦布与大航海时代》到《图灵与超级计算机》,一路阅读,一路惊叹,时而浮想联翩,时而忍俊不禁。合上书本之际,我知道,我找到了。
以《莫奈与印象派》为例。故事从1874年开始讲起,当时美术界仍是学院派的天下,印象派只能靠边站。学院派?印象派?两者有何区别?对于学院派,作家如此形容:“画面要像刚喷过漆的车壳一样光滑平整,人物要像神仙一样完美无缺,题材最好是宗教、历史或者肖像,如果气势宏大,能充分体现法兰西英雄气概的话,加分!”多么形象,多么具体。
对于印象派,她这么描述:“印象派强调景物的精华、瞬间的感觉,而不是细节。画一棵树,他们想表现出春意融融,树木又茂盛又高大,让人心里很高兴,而不在乎它每片叶子怎么长的、树干上有多少个疤。”三言两语就把抽象朦胧的画风准确道出。不仅如此,作品还适时穿插小游戏,让读者从几幅画中挑出印象派的画作,现学现用。
面对专业术语和悠久历史的难点,作者并未选择避重就轻,反而迎难而上,以生动活泼的比喻和讲述,向读者娓娓道来。作品中,随着故事的推进,作家穿插了大量与内容息息相关的漫画,让人捧腹之余同时加深理解。此外,作家还巧妙设计了“番外篇”和“小知识”的板块,一方面对各种知识点作深入浅出的科普,另一方面与读者进行有趣的纸上互动。
从这一系列作品的书名还可看出作家的雄心壮志。《达·芬奇与文艺复兴》《牛顿与启蒙时代》《阿姆斯特朗与太空探险》……作家要写的不仅仅是一个人,而是以一人为首的一群人和他们所构成的激动人心的大时代。换句话说,读《莫奈与印象派》,我们收获的不只是莫奈的生平,还通过莫奈了解了印象派在美术史上的兴衰,以及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将文化、科学、政治等知识融会贯通。
英国儿童文学家利丽安·史密斯曾说:“阅读历史和传记能够矫正短视的人生观。当孩子意识到自己生活的时代,只是从人类在这个地球上诞生之始到未知的将来这一漫长旅途上的一小段路程,就会产生了解其他时代、其他国度的生活的愿望。这样的阅读给予孩子内省的观点,帮助孩子学会鉴别只有一时价值的事物,学会全面的思考方法。”
阅读邹凡凡的《写给孩子的名人传》系列,我们得以打开一扇扇通往古今中外的知识之门,燃起一颗颗欲博古通今的求知之心。这样的相遇,若能发生在旭日初升的少年时光,该多让人激动啊!作家如此用心地往高难度挑战,创作出如此难能可贵的作品,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去翻阅这些杰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