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沛语:每一段文字都是小孩的心跳

网络上曾流传一张图:一只长颈鹿拿著画笔为一只狮子画画。本还在思考到底要如何摆放狮子凶猛的犬齿,却不想看到的作品结果竟是狮子的头顶。对呀,以长颈鹿的视野看到的的确是如此。

077 Foon Yew High School Masai web pic

刊登媒体:《东方日报》(独中教享悦)  刊登日期:14.04.2023 

*本专栏由董总组稿

 

角度不同,视野就不同。学著站在别人立场思考,会看见那些一直被我们忽略的世界。但现实是大人总是站在“为你好”的立场去思考,而小孩永远不懂得大人的担忧。只要是大人说的话,就注定像绵绵细雨一般,划过脸颊却丝毫无感,隐形无力。那一堆堆毫无存在感的叮咛,只会换来一组组孩子的嫌弃,甚至是厌恶。

 

所以,我们不说,我们听。听孩子怎么说。

 

听见孩子心声

写作,是人们与世界沟通的桥梁;是紧扣灵魂与灵魂的钥匙。可如此美好,又为什么不是每位学生都喜欢写作?是因为怎么写都比不上别人?还是害怕面对最真实的自己?

 

大多数人害怕,害怕自己的文笔不够锋利,无法写进别人的眼里。担心,担心自己的作品被否定,无法被世界接纳。我们都害怕被拒绝,但如何拥有被拒绝的勇气?那就是学习如何不被人拒绝。

 

凡事都有法,在学习之初,可以教一些写作技巧,但在这之前,也需多阅读,因为写作是一种输出。每一篇作品,总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老师邀请孩子一起阅读,透过他人的眼睛看世界,并赏析文章。让学生学习名家创作的一些手法,并让他们练习。

 

曾有一次,带领学生阅读完课文《野猪传奇》后,我把学生分成12个小组,一组4人,让他们对某一动物进行描写,建议使用比拟修辞,且不可以直接说明该动物的名称。创作完毕后,邀请各组站在台前朗读自己的作品,让其他同学猜猜该动物。以猜谜的形式让学生在创作中体验乐趣,并且检视自己的表达模式,寓教于乐。

 

让无意流露的情感有了归宿

先有感悟,才有笔触。每一篇作文都是作者对世界的倾诉。找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让孩子开始“说故事”。只要是贴近生活的课题,学生都发挥得很好。像是《联课教会我的事》,总可以在学生的作品里认识不同的团体,体验到不一样的团队精神。这一年的华文课,除了要求学生在阅读完一篇文章简单写下心得之外,更是在每一次作文课后找出优秀作品与学生分享,让他们学习别人的优点。

 

创作者总期待回馈,老师的回馈固然重要,但只有老师的评语难免觉得单调。于是在期末,我把《天使与主人》的游戏融入其中,让每一个人分配到不同的文章,转换身份,当一回老师,给予创作者一些阅读感受与鼓励。从读者到评论员,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扩展思维,并察觉自己在写作中的不足,以提升写作能力。

 

一行行的生命轨迹振出的泪水与感动,化成一排排真情实意的鼓励话语,让写作变得不再可怕。期待每一个孩子都爱上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