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慧敏:社会性科学议题教学

随著全球进入大数据的信息时代,科技与社会的交织越加紧密,许多社会问题涉及的层面越加复杂,解决问题的方案再也无法像过去那样仰赖单一学科的知识或技术;毫无疑问,群体中多元观点之间迫切需要展开对话与合作,借助各种新颖的数据分析方式,集合不同领域的资源与成果,一起面对日益严峻的挑战,福祸共享。

094 Chung Hwa High School Muar 01

刊登媒体:《东方日报》(独中教享悦)  刊登日期:08.12.2023 

*本专栏由董总组稿

 

基于社会组成的差异性,不同群体会对议题持有不一样的立场,其期待的解决方案也就反映出各自群体的价值选择。简而言之,科技应用或发展引发的社会争议和公共讨论,更多时候是不同价值观念的对撞,不存在客观意义上的“对/错”或者“好/坏”之分。在现今人人都可以发声的年代,社交软件在短时间颠覆信息的传递方式,加上自媒体开拓“流量便是金钱”的蓬勃商机,每一个看似不经意的选择──无论是小到个人的生活方式选择,还是大到全人类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立场──所牵涉的方面和影响逐渐汇聚成社会中的潜在动力。

 

个人的决策背后不仅映射出他们所属群体的价值观,同时也如同涟漪一样广泛地塑造著其他成员。

 

早在半世纪以前,学者斯诺Snow (1959) 便主张,过分推崇某一文化(或学科)将造成对立和分歧的社会现象,伴随而来的损害不仅仅是不同阵营之间的误解,更可能造成敌意、反感与冲突。如前所述,信息交流的发展进程已步入全球化,这些信息经由数据演算下被有意或无意操纵与推送下,会进一步加剧社会鸿沟,因此个体的批判性思考能力以及对于跨学科、跨领域的交流日益重要。

 

因应社会现象的转变,近年来各国的教育改革趋势主要聚焦在发展科学素养导向课程,并随著对道德伦理的重视,进一步从初期倡导的科学-科技-社会 (Science-Technology-Society: STS),转型成社会性科学议题(Socio-Scientific Issue:SSI),后者鼓励教师在SSI教学中,借由争议性议题的讨论刺激成员之间不同的观点,从中发展个人在道德与伦理方面的智识,进一步反思科学及社会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

 

为了进一步了解SSI教学融入生物课程的可行性,笔者展开三个循环的行动研究,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辩论、公听会等活动,对各别单元内容拟定了真实发生在我国的社会议题:

(一)免疫系统:我国器官捐赠应该采取自愿捐赠或默许捐赠?
(二)生殖与遗传:我国应该赋予跨性别者更改法定性别的权利吗?
(三)基因工程与生态:我国应该参与基改蚊子释放计划吗?

 

整体来说,学生对SSI教学法表现出了高于传统课堂的兴趣,对课程的参与度与主动性有明显提升,对议题的关注也延伸至课后,甚至与班级以外的成员或家人一起讨论,这些正面的学习反馈大大促进了教师的信念。同时,笔者也源于备课所需而更深入了解我国宪法、行政结构、不同社会群体的文化信仰等,也更关心公民运动、关注更多社会议题与现行法案,得到充实的自我成长,师生双方可谓是教学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