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慧敏:读书报告:《重新认识杜威》

“如果我们用过去的方法教育现在的孩子,就是在剥夺他们的未来 。”( 注1)

097 Chung Hwa High School Muar

 

刊登媒体:《东方日报》(独中教享悦)  刊登日期:19.01.2024

*本专栏由董总组稿

 

这句在教育改革路上被广泛引用的警世箴言,简而有力、振聋发聩,非常适合写在备忘录上促进教育工作者的自我反思,但当它被引作杜威这位著名的教育改革思想家之语录,并被社会大众作为鞭策教师的凭据时,就有必要慎重审视其真实性。

 

我未能从杜威著作中找到上述语录的出处,唯在一段1940年的黑白录像中找到大意相似的演讲内容:“世界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没有人知道(终点)在哪里。我们必须让我们的孩子做好准备,不是为过去的世界、不是为我们的世界,而是为他们的世界——未来的世界 。”(注2) 没有措词强烈的字眼,只有事实性叙述和理性建议。

 

如果这才是杜威的原话,我想指正这一点有助于教师摆脱因道德绑架或情绪勒索而来的沉重负罪感。若真心信任教师是能改变孩子未来的灵魂人物,大众理当许以教师同等程度的互信,以尊重专业的态度去建立并维护一个有利教师心理健康的友善环境;毕竟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信息科技时代,即使教师用尽全力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也无法确保此刻的教育方法不被下一刻所追赶沦成“过去的方法”。同时,我也相信教育之所以动人、之所以感人乃是出自于教育者的信念,不受限于教学方法的新旧之分。

 

杜威把教育视为“生活的过程”,因此“预备将来”是教育的结果,而非目的。对此,郭良菁 (2013) 清楚指出杜威对“教育目的 (aim)”和“教育终点 (end)”二者的区别,“教育无目的论”反对的是教育工作者对学习者个体进行“瞄准式”的预想结局,并不意味放任教育过程的终端与结局状态。同时,杜威倡导“教育应该以学生为本位”,认为学校不应脱离现实社会,一味强调记忆与背诵知识的教育方针,而是通过“做中学”以及借由个人与小区的联结建立信息,塑造个人世界和其生活,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换言之,若教学核心架构忽略真实情境的有意义连结,再新颖的教学法在杜威看来一样是无效的学习体验。

 

对师生起激励作用

现实中,父母、学校、社会、国家教育单位总会对教育拟定具体、可量化的目的与标准,虽说或能对师生双方起到激励作用,但也容易形成唯功利的教育观,失去对学习本质的体认。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打开思想桎梏,提醒教学者理应聚焦在教育历程自身,也就是生命的成长历程,以尽可能排除外在噪声的干扰,我把这样的状态诠释成“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如前所述,一旦教学被过度聚焦在每堂课需达成的“理想目标”,或者默认学生在完成漫长的教育历程之后“理想上”要绽放出什么花、收获什么果,容易使教学活动陷入暂时或永久的静止状态,或是表面上旳动态假像;反之,若能将“等待盛开”视为一种动态的成长过程,教学设计更贴近学生真实的生活经验现况、更关注其当下的想法与需求,随著学生经验的拓展去不断修正教育活动,使之得以重组、改造,达成生生不息的教育历程,此举方符合杜威所呼吁的“教育生长说”( Education as Growth)。

 

也许我们应该停下匆匆追逐各种研习新法的脚步,像杜威一样缓慢而深刻地思考,找到“某种一致性、某种能简化教学的规则”;也许我们应该缓过神来逆向思考,回溯教育最重要的本质与意义,从“过去的方法”中温故知新,寻求一个不再迷失的方向。

 

注1:原文If we teach  today’s students as we taught yesterday’s, we rob them of tomorrow.
注2:原文The world is moving at a tremendous rate. No one knows where. We must prepare our children not for the world of the past, not for our world, but for their world–the world of the future.

 

阅读书籍:
1. 约翰.杜威。杜威的三十二堂课—胡适口译,百年前演讲精华。大块文化(2019)。
2. 约翰.杜威。我们如何思考:杜威论逻辑思维。(章玮译)。商周出版(2017)。
3. Andreas Schleicher(2018)。超越PISA:如何建构21世纪学校体系。 (徐瑾劼;2版)。上海教育出版社。

 

Tag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