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独中传统文理分流的省思

待人处事不骄不傲、不亢不卑,这便是独中教育给予我应对未来生活的礼物。

刊登媒体:《中国报》副刊学习(情有独中)  刊登日期:21.07.2020

*本专栏由董总组稿

 

众所周知,独中在高中一般分为理科和文科两大类,后来则有技职类的商科、美术、汽修和烹饪科目等,从来没有质疑其合理与否。而实际上,这种分科教育也确实为中学生对自己未来的人生进行规划,从而培养了不少专才。但这种高中分流的方式​在现今的时代​是非常不合理的。

 

想当年面临高中分科时,选择了文美班,从此几乎与科学绝缘。如今我在大学求学,却被要求必须在四年学期内必修一门STEM课程,导致必须将放下多年的科学知识重新拾起来,并且还必须额外付出努力以追上教学进度。

 

再说一个例子,我在选修一门历史课时,班上除人文学院的学生外,尚有不少理科学生。原本他们局限在本专业之内而无法对外进行交流,而历史课带给他们人文的视角和素养。他们不仅在做历史研究课业的时候能够将理科的视角代入,提出颇有新意的观点,并且能够破除一些基于理科思维的二元对立论,增加了人文关怀的素养。

 

独中传统的分流划分也导致了文理对立,互不交流,导致社会上认为理工科只需学好相关专业,不需要文史哲知识;而文科或技职课的学生也认为他的生活中是不需要科学知识。这种思维在如今强调跨领域交流学习的大背景之下,对学生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或许有人会提问,倘若不分科,岂不是加重学生学习负担?确实,关于这一点,我觉得文科不必修专业科学,只需要学习难度介乎初中和高中之间,不会太难的基本科学就可;而理科学生也不用增加理科外的压力,只需要学习基础的人文简史就好了。

 

跨领域学科的学习是目前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而独中作为马来西亚培养人才的重要教育体系,也必须跟进。如果采用“减负思维”而参考类似西方公立中学的“快乐教育”,则有可能成为反智主义的温床,全然无独立精神自由思想。我深以为不应该在青少年尚未成熟的时候就狭隘化他们的视野,眼下西方种种反智事件,不就是对我们最好的警醒吗?

 

当然,独中教育里的教学还是值得称颂。独中生也得益于三语教学、课程设置和人文素质的培养,不仅仅语言上占有优势,学科内容都能接轨大学教育,而且独中出身的学生在国外留学生群体中都能给老师留下很好的印象。至于我嘛,虽不敢说我自己五育俱全,但是对于自我纪律和待人处事上,独中教育给我留下深刻且正面的影响。对待学业勤勤恳恳,也积极参与课外活动;待人处事不骄不傲、不亢不卑,这便是独中教育给予我应对未来生活的礼物。

 

中国报链接:https://www.chinapress.com.my/20200721/%E3%80%90%E6%83%85%E6%9C%89%E7%8B%AC%E4%B8%AD%E3%80%91%E5%AF%B9%E7%8B%AC%E4%B8%AD%E4%BC%A0%E7%BB%9F%E6%96%87%E7%90%86%E5%88%86%E6%B5%81%E7%9A%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