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中教育之我见

马来西亚华文独立中学,以华人传统文化的传承为理念办学。独中教育为人称道之处,莫过于其全面化的教育理念,除了语文、数理科此类基础知识的传授之外,同时也注重体育、社团活动、音乐、美术等等方面。

刊登媒体:《中国报》副刊学习(情有独中)  刊登日期:15.12.2020

*本专栏由董总组稿

全面化的教育模式,除了能让学生有了接触不同层面的知识、技巧之外,更多的意义在于让学生有选择的机会。只有经过了多方面接触,才能确认属于自身的兴趣所在;如果缺乏接触的机会,则连寻找到自身喜好的可能性也随之失去。其二,全面化的教育模式也能让“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有发挥的余地。以我的母校经历为例,高中阶段除了标准的文商班与理科班外,还开办了美术班与电工班,给予学生更多地选择空间,算是为“因材施教”提供了一定的空间。

虽然全面化的教育模式有如此优势,不过独中长期师资不稳定以及资金来源不稳定的困扰,使得全面化的教育模式往往只能流于表面,无法深入进行。师资不稳定使得音乐、美术课程无法持续地开展下去,更多的时候只能将之舍弃,又或局限于初中时期。高中时期更多类型的班级开设,并非每一间独中负担得起,就如母校的电工班也只是阶期式试验、偶尔为之,无法长期开办下去。然而这一困境涉及政治、社会等等“客观”因素,确实难以解决,即使开办如此多年的全面化教育模式,目前独中还是仅能兼顾如何开展的问题,而无法深化下去,确实很遗憾。但在马来西亚的基础教育环境之下,已是不错的尝试。

此外,独中的课程具有全球化的认知视野。在如今全球化的时代,拥有全球性的视野是十分之重要的,而独自的课程内容就具有此优势。以我中学时期的课程为例,历史以中国为主,世界为辅;地理以亚洲为主、世界为辅,确实开拓了学生全球化的视角,不局限于马来西亚,或亚洲地区。虽然因此有所忽略了马来西亚本土的认知学习。

当然,要真正开拓认知的视野,还需要具有思辨的意识。基础教育时期缺乏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是亚洲地区教育的缺陷。东方教育虽然借鉴西方模式多年,却始终抓不到精髓,问题的根本就在于只是简单的吸取了表面的知识系统,却忽略其制度的产生的根本精神,即西方文化的思辨性。东方的“传统”教育体制,到如今2020年,是时候做出根本上的反思了。学习西方文化的思辨性,并非直接学习哲学类课程。只需认知西方文化的演变过程,一门西方文化史课程,或者在世界史课程中多一些文化的内容,好好思考一下为何西方近代能进入工业革命,就可醒觉西方思辨性思维的重要性所在,也是现代化的根基之一。

最后,也祝愿独中的教育理念能有更进一步的发展。

 

中国报链接:https://www.chinapress.com.my/20201215/%E3%80%90%E5%AD%A6%E4%B9%A0%E7%8E%B0%E5%9C%BA%E3%80%91%E6%9C%9F%E8%AE%B8%E7%8B%AC%E4%B8%AD%E6%95%99%E8%82%B2%E6%9B%B4%E8%BF%9B%E6%AD%A5/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