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与中学的链接

在台湾念书也即将来到了第四个年头,我从大一的懵懂胆怯到现在敢放开双手在椰林大道上骑着脚踏车奔驰。

刊登媒体:《中国报》副刊学习(情有独中)  刊登日期:9.3.2021

*本专栏由董总组稿

虽然已不需要再用马来文或英文进行交易上的沟通,但即便在纯华人社会氛围下,身为“侨生”的我,初来乍到还是需要一些时间适应,像拼图般尝试找到彼此的契合点。但因为独中教育,让我可以轻易地找到自己在异乡的位置。

大学三年级因为某些原因,我挺身而出当选系上学生会会长。我依稀记得外籍生及侨生学长姐听到此消息时错愕的表情-- “原来非本地生也可以当上系学会会长”。在前任会长宣布我当选的时候,才意识到自己“侨生”身份,发现自己何来的勇气可以代表系上本地及非本地学生发言、争取权益及福利。

幸运的是在独中6年参加华乐团,社团的训练让我可以比同侪更快地适应这片土地的人情世故;让我可以更快地担任同侪间的团队领导;让我可以凭着一股勇气毫无顾虑地出面竞选会长一职。也因为独中6年都专注于乐团大小事务,包括与老师的沟通、与校外同学维持友好联系、调解团员各种突发状况等,让我在处理系学会事务时更得心应手。

初三时,学校开始推行七个习惯。当年大家都是抱持着抗拒的心态,半强迫自己接受新兴的教育思维。但,也因为学校推行的七个习惯教育,在大学三年里自我塑造人格特质时占了重要的一部分。大学的学习模式以自主自发性、开放性为主,一旦失去自律便会掉入“被当”的漩涡。在独中四年,从“主动积极”到“不断更新”的七个习惯训练下,让我鱼肉熊掌兼得。

此外,高中时期在课堂上或是课后,老师都会愿意与我们进行学术及非学术的沟通及互动。这个过程让我在大学三年里在课堂上的表达能力有着大大的提升。同时,老师在提问或是互动时,也不因害怕答案的对错就此却步,而是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与老师达到良好有效的沟通。

在台湾念书三年之余,难免会思考6年独中教育下之得失。6年的独中教育等同于躲在老师的保护伞下的时间,全盘接受教育给予我们的知识内容,创造出社会理想。有人说大学就像是一个小型社会,并非针对人际关系而言,我想也是在我们所认知的学科及学识上,逐渐将我们推向现实社会的入口。

大学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为了什么?要学生充满社会理想抑或是符合社会世俗化的学生?在社会理想和社会世俗掺杂于学习过程中,曾经身为独中生的我们该会如何选择?幸运的是,我们可以仰赖在独中教育奠下的人格基石上,作出不让自己后悔的决策

 

中国报链接:https://www.chinapress.com.my/20210309/%E2%97%A4%E6%83%85%E6%9C%89%E7%8B%AC%E4%B8%AD%E2%97%A2%E6%88%91%E4%BB%8E%E6%9C%AA%E5%90%8E%E6%82%94%E9%80%89%E6%8B%A9%E7%8B%AC%E4%B8%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