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我们小时候,对于新鲜的事物无不感到好奇,想要探索、想要知道得更多。但是往往在我们想要了解更多时,却因为没有适当的管道、引导,以致探索的路线从此中断。
学习原本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回想我们小时候,对于新鲜的事物无不感到好奇,想要探索、想要知道得更多。但是往往在我们想要了解更多时,却因为没有适当的管道、引导,以致探索的路线从此中断;或者在探索的过程运用了错误的方式,以致被责备、批评,从此对于探索和学习留下了阴影。在我们进入学校之后,学习的渴望并没有得到适当的关注、培养和引导,课堂里的学习与我们想要了解的事物似乎越来越远,也越来越没有关系。我们的好奇心逐渐消失,从此课堂的学习和生活的实际需要似乎成了两条平行线,仿佛没有交集点。
一些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以从优秀的学术表现和师长的赞誉中找到了求学的满足感。更多的学生将课堂学习当成了例常的“公事”,勉强应付老师努力的教导,还有日夜为我们赚取学费的父母,这样算是尽了学生的本分。还有一些学生,索性放弃,“混”一天是一天,走出课堂和学校才是他们生活的开始。真正能够在中学阶段厘清自己的生涯目标,也清楚中等教育如何为他们的梦想奠基的学生,只占了极少部分的一群。
一些教育学家认为学校就像超级市场,提供各种可以让学生自我增值的服务、活动和经验,继而为学生未来的探索和学习之旅,铺垫了更扎实的基础,同时开拓学生的眼界。想象求学的生涯就像一趟逛超级市场的旅程,学生首先就必须是一个主动的探索者,同时要清楚自己需要添购的装备和经验。超级市场的货品再多,如果你不愿意把它收纳进你的购物车中,它始终不为你所用。在学校,“收纳”的动作就要靠学习来完成。再来,我们在超级市场添购的一般是生活的必需品,学校提供的也必然是与我们的生活相关的经验。或许在一些学科的学习中,我们未必马上看到它的功能和作用,但是它或许提供了我们完成更高学习的基础。譬如语言的能力拓宽了我们可以吸收的信息范围、数学加强了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史地丰富了我们对于风土人情的理解、音乐美术提高了我们的审美能力等,这些经验都增加了我们的生命价值。
购物满足了个人的需要,学习也是自己对自己负责的任务。如果我们踏进了这所知识和经验的超市(学校),最终却空手离开,那将是一件多么遗憾的事!因为从小我们不就一直在寻找这样一个可以为我们的好奇提供答案的地方,而学校就是一个可以满足我们探索和学习的场所,或许答案就藏在课堂的学习中、或是图书馆的某个角落、或是与朋友的交流、或是活动的筹备过程中。
回到最初我们对生活和生命的好奇,你会发现求学真的是件挺美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