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起我在青春期时期,从六年级开始因身材高度以及发育等变化,都会很在意朋友、同学们言语上对于自己身形外貌的嬉闹或嘲笑,因此非常容易把别人带给自己的标准和框架都套在自己的身上。
因过度认同外在的标准和框架而觉得自己不够好,有许多的情绪,甚至会觉得为什么我爸妈会把我生成这样?有自责和怪罪,这无形中也影响了自己怎么看待自己,觉得自己长得不好看、不够好,也会与别人作比较。有因嬉闹和嘲笑的生气、也会有委屈,因为长成的样子有时候并不是我能够选择的。你是否也有这样的经验呢?
从儿童过渡到成人的青春期,又称为青少年期,从10岁左右开始会因身体的发育较为明显而变得很注重外表。此阶段的发展任务着重在角色混肴与自我认同之间,家人和同侪对外表的评价、来自社群媒体鼓吹的审美标准以及意义重大同侪和角色模仿,例如偶像效应也会影响青少年对自身体意象的评价,或可能形成容貌焦虑或影响自己外貌上的自信。
曾经我因为自己的身高,对于别人的嘲笑嬉闹感到生气和自卑,也不自觉透过这些外在的标准和框架来套在自己的身上。直到我开始接触到“身体意象”的概念和“身体自主权”的概念,后发现其实每个人都可以长得不一样,我们能够对自己的身体有健康的看法,并不一定要符合和顺服于外在的标准和要求。身体形象,也可称为身体意象(Body image),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对自己身体的认识与看法,而身体自主权则也包括了我可以展现自己身体的样貌与姿态。处在快速成长期的青少年,身体各个方面有着巨大的变化,会逐渐变得好奇并开始观察自己的相貌与体格,尤为在意体重、身高等,也会常常将自己的外貌形象、运动能力、健康状况等身体的各方面与他人进行比较,从而产生认识与感受的差异,而形成了自我的评价。
多么希望当时候我有更多勇气捍卫自己的身体自主权,身边的长辈或老师可以理解他们的评价或价值观对青少年或孩子身体意向的影响。若身边的长辈能够这些理解和接纳每个人都可以长得不一样,这也就能够看见不需要套上或跟随外在的想法,而每个人都能够拥有健康的身体意象,并展现自信的面貌了。
现在的我,能够摸摸小时候那个即自卑又不自信的自己,拍拍她说:长相和外貌虽然不是我们所能掌控的,但我可以长出我自己的样子,不一定要跟随别人的标准或框架。如果能够觉察这些框架带给我的感受和想法,反思或看到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适合自己的状况、是否妥当,再思考自己是否跟随了这套框架或标准,那我就能够看见我自己和欣赏自己。
我也期许每个人都找到适合自己的或学会欣赏自己,并且拥有对健康的身体意象和身体自主权。随着现在的社交媒体与广告越来越关注这些标准对青少年的影响,提倡和鼓励多元的声音也变得较多,不再只是以身型瘦的模特儿作为宣传的标准,模特儿的身型、肤色也变得比较多元化。
若在阅读着的你也正在经历这样的情况,不妨去找一些可以信任的长辈聊一聊吧。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