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温度

如果你有机会走进吧中的校园,除了感受到校歌歌词中“前跨沧田,后枕奇峰”的恬静外,校内整洁卫生,井然有序,但是你看不到校工的身影,只会见到放学后,学生们自动拿着工具到校园各处进行卫生打扫工作。

刊登媒体:《星洲日报》言路(跨时代的独中)  刊登日期:21.11.2020

*本专栏由董总组稿

 

学校的校园很小,但有一些景观却让进入校园的访客驻步,并感受到它的温度。富有儒家文化的壁画、以旧厕所拆除出来的砖头而建的白鹤长椅、标榜华乐特色的乐器造型等,这些都是历届高三学生亲手打造送给学校的礼物。

每年高三学生,在毕业前都会设计一项‘爱校工程’送给学校,年复一年,已经成为吧中的传统了。校内的学生每年看到高三的学长姐为了美化校园而开展各样的工程,看到工程从无到一点一滴的累积到完成,在耳濡目染之下,爱校精神得以潜移默化的提升,感恩文化也在校园继续蔓延燃烧。

为了培养学生的爱校精神,体验筹钱办学的艰辛,学校让高三学生负责筹划,带领全校班级进行“我爱吧中徒步行”筹款活动。经过董事部的同意,所筹获款项的40%充作增添学校设备或美化校园工程费用。至于增添的设备及美化的项目也由高三学生决定,班主任则扮演辅助的角色。此外,每年的筹款目标也由高三班开会决定。学生使用自己辛苦筹钱而争取得来的设备,大家都分外珍惜。

学校从2006年开始便由高三班的学生负责,常年在校内推行“垃圾变黄金,黄金变爱心”的资源回收活动,让学生学习环保、认识环保,进而提升同学的环保意识。在每年配合校庆月举办的资源回收活动中,在短短一个月,全校学生群策群力之下,收集高达两万公斤的环保品。资源回收所得,学生把它捐作学生宿舍的建筑基金或购买学生需要添加的设备如:饮水机、投影机、安装在礼堂的一台巨型的风扇等。学校在推展环保教育的同时,也为学生搭建参与的舞台,让人人参与,从亲身经历的过程中,感受到活动的意义,从活动的实践中,学习成长。

爱因斯坦说:“教育,就是当一个人把在学校所学全部都忘光之后剩下的东西。”这些“东西”,就是学校文化在他们成长过程中润物细无声的积淀了。学校的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一所学校凝聚力和活力的源泉,看不到,摸不着,却和空气一样,弥漫在校园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吧巴中学是一所典型的小型独中,学生人数不到两百人。我们没有因为我们的小而忽略了教育的本质。物质上我们或许是有很多的不足,但是学生精神的成长是丰富的,我们希望培养学生成为一个懂得感恩,做一个有温度的人。

 

星洲日报链接:https://www.sinchew.com.my/20201121/%E5%8D%93%E7%8E%89%E6%98%AD-%E6%95%99%E8%82%B2%E7%9A%84%E6%B8%A9%E5%BA%A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