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风图南 · 儒风薪传
培风学校是马六甲华人文化发展历程中重要的一环。陈齐贤、曾江水、沈鸿柏等先辈在1913年以“培风两等小学”建校,并由当时中国浙江都督汤寿潜以《庄子·逍遥游》的典故命名,期许培风学子如“鹏鸟搏扶摇而上九万里,前程无可限量”。创校3年,本校就向童军总会注册成立马六甲第一团童军团;4年后,图书馆与学生自治会成立。先贤创校初期积极筹办学生团体,全面展现华文教育重视五育(德智体群美)的办学魄力与高瞻远瞩。
刊登媒体:《星洲日报》言路(跨时代的独中) 刊登日期:28.8.2021
*本专栏由董总组稿
学风骀荡· 示我周行
从独中奉行的五育、素质教育,到不同时期校长所推行的感恩文化、数位化校园、教育典范等教育理念,无不反映出培风对时代教育本质的呼应。悠久的历史与文化底蕴让儒家严谨校风蔚然而成。校训“公而忘私、忠于职守、勤俭任事与毅然担当”,是培风连接古城社区民众的基础。办学108年,培风承载着社区与民族文化教育的精神使命,历任董事、校长、行政团队与培风师长皆以培风校训“公忠勤毅”与培风精神“情义礼序”为办学磐石。
品格教育·科技教育·公民教育
学生品格塑造,除了师长循循善诱,环境教育亦是“隐性德育”之关键。培风将品格教育、科技资讯教育与公民教育融入学校各个建设与巧思之中,让教与学在润物无声的过程中春风化雨,至臻醇酽。20世纪末,董事会及校方已预见科技教育趋势,于1982年议决开办电脑科。2010年,校方为初中班级开设“网络素养课”,让培风学子在掌握资讯能力的同时,也培养资讯素养以成为世界网络公民。近年,华文学会开设“艺文沙龙”,透过各种议题与知识的激荡,启发学生思考。学校也于2020年为普通高中班级开设“公民与社会教育”课程,为学生培植世界公民的素养。
校园绿化·数位化·艺术化
近二十年来,培风开始发展校园绿化、数位化与艺术化计划。停车格被规划成了绿色植被,以软化青少年躁动的情绪;行政、教学系统进行数位化改革,降低人力成本、提升教职员生的资讯能力,也为培风学子储备投入科技时代的能力;培风美术馆于2010年成立,成为社区人文艺术汇集处,同时达到培风学子美育启蒙的目的。近年,学校在修建学校建组和增设景观标志时无不尝试注入艺术养分,期许学生在具有绿化、数位化与艺术化氛围的校园成长,成为培风博雅人。
培风博雅,鲲鹏飞翥是培风办学的愿景。冀我培风儿女,恪守公忠勤毅之校训,拓展国际视野,致力思学并进,展博雅永续之鲲鹏大志,鹏飞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