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平等在校园——中学生视角下的性别平等

小学时,有位女同学要搬一叠书,但遭到别人嘲讽:“你是女生,怎么这么粗鲁有力?以后没人会要你的。”另一次,班上一位女同学剪了个男生般的发型,还是学武术的。男同学笑道:“哇,你看起来好像男生呀,我会害怕的。”这两件事让我感到对女性的侮辱,但庆幸女性在社会上足够团结,才能够有发声的机会。——邱彦婷(巴生兴华中学)

05 Mutual Respect Understanding

 

郑绚文(宽柔中学古来分校)

我曾用 Grab 打车去朋友家,有一辆车开得特别慢。Grab 司机以笃定的语气告诉我,前面那辆车的司机肯定是女生。他自信满满地想证明司机是女生,结果绕道到前面后发现,是一位正在打电话的中年大叔,Grab 司机当下就沉默了。

 

吕义(关丹中华中学)

我一直认为“Lady First”是一个充满偏见的文化。曾经在排队准备进入考场的时候,明明考官没有指明谁先进入考场,且男生队列也比较靠近门口,但是班长还是非常绅士地让女生先进入。我觉得女士优先的文化已根深蒂固,如果我是女生会觉得有被冒犯。另外,学校办活动时,总务组总被要求只能由男生担任,原因是总务组的工作需要搬抬,为什么女同学不能做这些被认为是粗活的工作呢?

 

李恺恩(大山脚日新独中)

我一直认为“Lady First”是一个充满偏见的文化。曾经在排队准备进入考场的时候,明明考官没有指明谁先进入考场,且男生队列也比较靠近门口,但是班长还是非常绅士地让女生先进入。我觉得女士优先的文化已根深蒂固,如果我是女生会觉得有被冒犯。另外,学校办活动时,总务组总被要求只能由男生担任,原因是总务组的工作需要搬抬,为什么女同学不能做这些被认为是粗活的工作呢?

 

翁钧瀚(大山脚日新独中)

曾在餐厅观察到一对父母带着一男一女的孩子去用餐。男孩突然大哭,于是父母的注意力全集中在男孩身上而忽视了女孩。他们把菜全夹给了男孩,导致女孩感到被无视,于是也开始大哭。然而,父母的回应只是责备和谩骂,他们说:“你怎么那么不懂事,一点小事就大哭大闹。”

 

马筠宇(巴生光华独中)

作为男生,我学习舞蹈和钢琴等活动,有些人会觉得奇怪,认为男生不是应该去学习篮球等更具男性特点的活动吗?此外,社会对男女不同的期望最大的体现在于,30岁不结婚的男生会被认为事业有成,30岁不结婚的女生则被看作是大龄剩女。

 

郑惠珊(巴生中华独中)

社会对男女的标准是不同的。例如,我的父母认为女孩应擅长做家务,温柔大方,而不应粗鲁懒惰;而男孩则应有好脾气。此外,社会对女性的期望是她们在工作时不要怀孕或生孩子,在工作时需要穿着得体,化妆不应该过于浓厚,以免被人认为是来与他人攀比而非工作,而对男性的期望则是要有实力和礼貌。

 

李思睿(芙蓉中华中学)

在社会上男生会被要求注重于事业,而女生会被希望更多照顾家庭。这种概念一般建立于对性别的刻板印象或偏见,戴着有色眼镜去主观地禁锢别人的人生。当在社会眼里男女的“标准”责任互换时或者刻板印象被打破时,他们会受到较传统和保守群体的偏见。

 

苏冠宇(吉隆坡坤成中学)

对于抱持旧思想家庭而言,家里总是重男轻女,因为男丁能为家族带来新的火种,女生是迟早嫁给他人的,因此,他们对男丁给予厚望,对女生敷衍了事。但如今,在新思想熏陶下的家庭而言,无论男女,只要是自己的孩子,都会小心呵护,照顾,教导他们,对于他们的期望,父母都会以孩子们为中心,秉持着“孩子健康快乐就好”,不会过于强求孩子一定要按照他们的要求的方向学习。

 

叶又萁(马六甲培风中学)

看了伊能静儿子哈利对于穿女装的回应有一些想法。伊能静对哈利说:性别是中性的,性别是流动的,他是自由的。有些女生喜欢中性穿搭。可换作男性,偶尔在社交媒体分享自己穿着女装,却被攻击。但服饰只是表达自我的一种方式,今天如果喜欢穿裙子就穿裙子,喜欢穿裤子就去穿裤子,跟性别没关系,裙子也不是女孩子独有的。审美不该被定义,性别也不是限制自己成为更优秀的标准。

 

薛宇萱(吉隆坡循人中学)

在学校里,男女生都有机会参与各种活动,然而,我们或许不自觉地受到了一些刻板印象的影响。举例来说,在体育比赛中,我们可能更容易将目光聚焦在男生身上,而在舞蹈演出中,则更倾向于将舞蹈视为女生的专属项目。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但当这些领域的刻板印象与我们的性别不符时,可能会面临异样的眼光,导致我们变得不自信,甚至感到有些无助。因此,我认为应该超越这些性别刻板印象,真正欣赏他人的优点,接纳自己,也接纳他人。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