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华女子独立中学 · 认识选举落实课堂教育

槟城槟华女子独立中学今年把高三的通识课改成社会科,上半年教选举教育,下半年教性别平等教育。授课老师林贞臻指出,该校之所以把选举教育纳入高三社会科,是为了让即将踏入社会的高三生跟社会有所连接,而教学目标是通过认识民主政治、举办模拟选举、体验参与选举的方式,了解选举在民主国家的意义和功能,培养学生成为积极的、关怀社会的公民。

rmzt web page pic 086

 

在选举教育的课堂中,林贞臻会先讲解国家、民主的政治制度、政治体系、选举体系,然后才讲解政府、州政府、政党,以及生活中面对的问题,最后进行模拟选举。她坦言,普遍上,学生对理论都不感兴趣,可是到了课程后期进行模拟选举时,就逐渐可以投入。虽然实践远比理论来得有趣,但林贞臻强调后者也很重要,如果没有基础知识就进行模拟选举,只会造成学生跟风投票,乱象丛生。

 

即便深知掌握基础知识的重要性,但林贞臻也非常明白学生不喜欢枯燥的理论,她在受访时思量,明年或可把基本知识的授课时间缩短,或者选择性地讲解。此外,她也指出,课程需要与生活有所连贯,学生才会感兴趣,譬如可以请学生拿出地图,辨认自己的选区,询问该区候选人是谁,诸如此类与生活相关的问题。

 

她表示,早在两三年前,该校已经计划要进行模拟选举,可惜不巧遇到疫情停课,故延至今年才能进行。

 

那么,该校的模拟选举如何进行?

 

林贞臻透露,竞选团队要自己“创党”、想口号、想议题、制作海报并复印给其他班级的班长张贴在布告板。候选人会在社会科的时间一班接一班地去拉票,请选民(高一、高二、高三社会科同学)在两周后的模拟选举日投票。

 

学会独立思考,尝试兑现竞选宣言

经由此活动,她观察到,虽然部分学生对政治依旧不感兴趣,只注重学业,但也有些学生变得敢于发言,意识到真正的选举关乎其未来,不能够再不闻不问或道听途说,要学会自己分析与思考。

 

林贞臻进一步分享道,模拟选举后,曾有胜选学生想要回馈选民的信赖,履行被赋予的责任,向校方提出竞选时的议题,可又担心校方不采纳建议,所以不禁纳闷胜选的意义何在。

 

遇此情况,她告诉那名学生:“没有尝试就不会知道结果。有尝试,就算遵守了诺言。”她鼓励学生去寻找理据支撑论点,有了理论较能说服对方,即便或许不被全然接受,但只要有一部分获得采纳,也算是好的开始。

 

“学生会跟我约时间,说他们什么时候去找校方谈,我请他们先准备好怎么表达,设想校方的提问以及如何回应,这些都准备好了,我才带他们去见校长。这是个学习过程,不要遇到难题就卡在那儿。”

 

林贞臻常跟同学说明“批评”和“批判”的区别。“我们要的是批判,不是批评。我觉得有帮助到他们。针对一个议题时,他们会分析原因和立场,而不是人云亦云。我常以Laksa(叻沙)作为例子,如果说这摊子卖的Laksa不好吃,不久就“倒台”,这是批评;如果说清楚不好吃的原因,如汤不够浓、不够酸,所以不受群众喜欢,这就是批判。批判,别人才会接受;批评,别人不能接受,因为没有建设性。所以他们讲话时会比较有分寸。”

 

校园生活早已体现民主,可进一步灌输公民教育

询及公民素养何时开始灌输,她认为学生入学不久就已经接触民主了,譬如让学生自己选班长,是民主教育的开始;课堂上让学生选择回答问题,也是民主的一种体现,学校已经有在灌输民主意识,只不过学生没有察觉到那是民主,老师也没强调这一点,或是延伸到更广的层面,如国家选举。

 

林贞臻认同中学教育在条件许可下开办公民教育课程。她透露,虽然历史课本也有关于选举的内容,但历史老师还有其他单元要教,所以只能够讲解来源、演变,倾向于介绍,无法谈及选举的重要性。如若中学少了这一块,学生毕业后仍会觉得投票与他们无关,况且现今投票年龄已降至18岁,若18岁青年处于懵懂状态,没有判断能力,抱着跟风的心态投票,这是很危险的。

 

“中学时,我们让他们接触公民教育,让他们知道公民可以扮演什么角色,我们可以做什么、改变什么,学生步入社会后也会比较有信心。”

 

林贞臻说,18至21岁的年轻人不曾在大选中投过票,他们对投票的概念是匮乏的,除非有修读历史才有稍微接触。

 

“我们做模拟选举之前有跟他们说投票的程序,到了当天也是手忙脚乱,如果选举,他们还没做好心理上的准备。在学校做好像玩玩而已,不是很认真,如果真的叫他们去投票,他们会感觉不一样。要投过一次才会有醒觉。”

 

成熟与否绝非年龄所能衡量,加强公民教育方为良策

林贞臻观察到,大部分学生还是把学业放在首位,把国家放到最后。她认为,不管学校灌输了多少,如果学生只把重点放在学业或其他方面,到了三四十岁仍对国家没有关注,便很难培养他们对国家有所醒觉。与大部分受访者一样,她同意成熟与否绝非年龄所能衡量。

 

“如果我们的教育没改变,如果家长还是要求学业成绩的话,还是不能(提升学生对国家的关注)。我们除了教育学生,也要教育家长。学生就是未来的家长,所以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在学生范围里先做好,要一直灌输这些(公民教育)给他们。因为要教育学生的家长比较困难,所以我们先把未来的家长教好。”

 

除了在社会科教授选举教育,槟华女子独中还透过什么方式培育公民素养?据林贞臻所言,该校每周会有两天的晨读提供公民素养相关的文章给学生,让学生思考、尝试解答争议性的问题,训练他们透过文字表达见解,老师再给予反馈。此外,亦让学生在辩论或班会等合适场合公开讨论。只要没有攻击的言行举止,校方允许学生讨论社会、政治、公民或道德课题。老师如果能够保持中立的立场,校方非常鼓励老师与学生讨论和分析。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