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不是认识友族的隔阂

tbqh web page pic 062

 

“Eh,what lesson lecturer is teaching, walao, you tidur meh, tanya apa pun tak tahu, forget it lo, jom pergi makan zapfan。”这段马来西亚式的谈话,是我每天上课的日常会话。或许你会觉得奇怪,上课的时候为什么需要参杂多种语言,而不是用单一的语言。纯粹只是因为,我身边坐着的除了华人朋友,还包括友族的朋友们。

 

在马来西亚的社会体制下,有几个友族麻吉,尤其是在求学时期,看似不是很简单的事情。大部分的族群都会选择到母语学校就读,华人到华校,马来人到国小/国中或宗教学校,印度人到淡米尔文学校,这一切看似理所当然的事,往往没什么交流。一直到上大学踏出社会,这种微妙的平衡才被打破。但是,始终只停在点头之交。这样的社会体制不免让人怀疑,政府提倡的国民团结,三大种族和睦,真的能实现吗?

 

华校毕业生如何结交友族朋友?

跟我聊天、谈心吹水的,是友族朋友们。或许,是因为从小身处的环境吧。我住在峇株巴辖,虽然邻居都是华人,但是离住家不远处却住着马来朋友。除了日常的打招呼寒暄外,多少还是有生活习惯和宗教习俗上的磨合。在我这座小市镇里,有不少的清真寺,每天早晨,他们祈祷的声音会提醒我,该起床上课了。在这样的环境底下,开始接触友族朋友。

 

除了社区的邻里之交,家里环境也非常重要。在“有心人士”和政治人物的炒作下,不同种族之间貌似有一层隔阂。而小家庭里,父辈和祖辈有时也会有一定程度上对友族朋友的偏见和下意识的远离,耳濡目染下,三大种族和睦,就变成了课本里才会出现的场景了。但是我不一样,我家就像小联合国,由于亲戚们远嫁和在外定居的因素,我从小就必须接受除了华人以外的文化,包括美国对生活的开放,澳洲对生活的热情,希腊对文化的鉴赏,台湾对生活的小确幸,中国的礼节和最重要的马来西亚的包容性。在家里的环境下,让我深刻地知道,即使生活环境上不同,也可以互相包容、互相分享自己的生活,和接纳彼此的不同。

 

家庭环境下的培养,社区环境的便利,看起来我先天就占有一些优势去接触友族朋友。但是,我有一个相信大多数人都有的致命伤——语言。众所周知,马来文是我们的国语,而作为国语,你可以用马来文跟任何人进行交流,退而求其次,你也可以用英文跟大家沟通。但是,我跟很多人一样,一直到中学都在华文教育的环境下长大,而就是这个环境下,让我对马来文和英文的掌握非常不娴熟,造成我在早期跟友族朋友沟通时,非常不自信,甚至是只听大家聊天,然后默默地拿着手机在做翻译。而我现在可以自信地跟各族的朋友聊天,最大的秘密是,他们根本不在乎你的语言能力。当你口操非常流畅的马来语和英语时,友族朋友当然会赞叹你的语言能力,但是,如果你跟我一样用很简单的马来语或英语会话,他们也不会取笑你,反之,大家会耐心地听完你说的,再一起慢慢聊天。这就是马来西亚人民对语言的包容性。

 

结交友族朋友的小撇步

讲到这里,或许你还是会好奇,我身边的朋友群都是华人,该怎么去认识友族朋友?我可以推荐你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那就是——培养一个兴趣爱好。我练了15年的跆拳道,也打了很多年的篮球,也热爱跑步,而这些兴趣爱好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平台,去认识更多的友族朋友。不知道是不是吸引力法则,在运动场上认识的朋友,非常容易交心。这就是我可以身在华文教育体系下,却还是可以有很多友族朋友的原因。除了兴趣,多打打工,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在大学课堂勇敢地去找友族朋友,去大胆地认识人也是一些很好的方式。

 

看到这里,或许你会想,我只是告诉你,为什么我会有友族朋友,最后也是停留在点头之交,怎么可能可以变成好朋友,甚至是谈心事共患难的朋友?那我就告诉你最后一个秘诀吧——真心。你应该会觉得我在讲废话,但是,这的确就是我的秘诀,真诚地去对待每一个人。你可以明显地感觉到老师的恼怒,朋友的无视,后辈的尊敬,那为什么感受不了朋友们的真心呢?我的亲身经验是,只要你肯真心地去对待他们,那份友情,是会跨越种族的。

 

或许你还会说,怎么可能讲得那么简单,我只是刚好有家庭环境,刚好社区有友族朋友,刚好遇到好人,现实生活才不可能那么梦幻?!是啊,现实生活应该比较骨感吧,可是如果你这样想的话,友族朋友不也是这样吗?只要没踏出一小步,种族间的隔阂就会慢慢地被磨灭。种族,一直都是政客们用来分化和取利的工具,但是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还要继续这样下去吗,我不苟同!

 

所以,走吧,一起用我们的马来西亚语,去交朋友吧!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