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处处有科学

tbqh web page pic 072

科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运用科学原理,林林总总的物品得以创发;而透过做实验,每种物品也可以用来探究科学。来自培南独中科学学会的梁敏婷表示,自己大部分的实验都与日常生活有关。她曾用简单易得的材料做过不少实验,如净化污水、铁线自转,以及“书塔”实验等。


热爱科学的她,笑言自己常以科学逻辑思维去看待或解读生活中的事物,有时候朋友都会受不了,而开玩笑说“又来了”。究竟,这当中发生了什么趣事?本期Fun转实验室专栏,与梁敏婷一起畅谈科学。



科学路上家人相伴

家庭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了梁敏婷对科学的兴趣。她的母亲是工程师,也在大专院校教工程学,平日除了解答女儿的科学提问,还为她们购买科学刊物,在选择旅行地点时也会以满足女儿的求知欲为考量。

“从小,妈妈和爸爸都会带我们去博物馆,如果我们有什么问题也会问他们,她们不知道的话,我们就上网查。”梁敏婷说道。

一家人出游之际,双亲会告诉她许多关于大自然和动物的知识,让她觉得很幸运,因为可以增广见闻。


谈起同为理科生的姐姐,梁敏婷坦言在家跟姐姐一起做实验时,自己偶尔会因为挫败而跟姐姐争吵,但随后又会相互道歉,继续合作。打从童年至今,姐姐也会耐心地解答她的疑问。


简单材料做出有趣实验

梁敏婷忆起小学一年级时,妈妈买了一组小套件给她们两姐妹,结果自己不小心弄坏了一个玻璃容器,影响了过滤功能。在妈妈的鼓励下,她和姐姐用家里的东西自制滤水瓶。

她说,制作滤水瓶的材料容易取得,用塑料瓶、石头、沙、木炭、棉花就可以做到,不一定要花钱。


访谈期间,梁敏婷还分享了另一个不需花钱购买材料的实验——“书塔”(Book Tower/ Balancing Act)。什么是书塔实验?那就是用一张(也可以用几张)A4纸折成立体状,支撑起数十本书,目的是探究在一张纸上平衡物体的科学原理。这个实验是梁敏婷之前在学校与科学团的组员一起进行的,为了拍照给小编,她在家里重做了一次。


“在学校,我们用了大约1小时20分钟来做,规则是不可以用浆糊和胶带,纸张可折不可剪。”


说到这里,小编疑惑道:“不用浆糊和胶带,在做这些立体形状时,纸张不会打开吗?”


闻言,梁敏婷拿了一张纸,在镜头前示范。只见她利落地把纸张卷成圆筒状,将首尾两端朝内按压,纸张就固定成立体的圆筒状了(亦可用橡皮筋固定)。“如果要折成六角形,先折长方形,然后对折几次,最后把纸的一端塞进另一端……”


她指出,尝试了好几种立体形状后,发现最牢固的是六角形(可支撑33本书),其次为圆筒状(可支撑超过29本书)。


世界城市论坛激发探究欲

2017年,刚升上初中一的梁敏婷在世界城市论坛(World Urban Forum)中看到海水淡化系统的介绍,那时候就很好奇海里的盐分经过淡化后会到哪里,刚好又看见一个叫作“Electrolysis”的东西,可利用海水发电,所以当时就在思考有没有可能将二者结合。

她想尝试做这个实验,然而由于危险度高,所以目前仍无法进行。那一次的世界城市论坛让她觉得非常精彩有趣,即便当时仍未具备足够的知识去理解,却开始逐步研究起来。


科学融入思维与生活

小学开始累积科学实作经验,并且热衷于科学的梁敏婷,日常生活上已习惯逻辑思考。她笑言自己在跟朋友聊天或看电影时,就算知道友人和电影是在开玩笑,但她还是禁不住从科学的角度去看待。

“有时候觉得有点不好意思,因为他们或电影里只是在讲笑话,可是我会不小心地说出‘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有时看到关于科学的动漫,我也会解释给我的朋友听,她们就会说我‘又来了’。”


有一次和家人到咖啡店喝茶时,她甚至会从吸管联想到支撑植物结构形态的细胞壁。由此可见,科学已经渗透到她的思维模式与生活中。


想从事与科学或动物相关的工作

在科学的范畴中,梁敏婷最喜欢生物学,原因是喜欢动物。她告诉小编,除了养狗,她还饲养过乌龟与蜥蜴。

谈到志愿,她表示自己未来或许会当科学老师或兽医,抑或到水族馆、动物园工作。虽然目前其志向未明确,但都与科学或动物有关。


一个人能坚持自己的兴趣不容易,通过这次的访谈,小编发现,家庭给予了梁敏婷很大的推动力。祝福她持续保有这份热忱,于科研的道路上努力探索,实现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