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年倡导悦读 ,《中学生》见证我成长

tbqh web page pic 071

董总青少年杂志《中学生》35岁了!

这些年来,能够持续推动青少年教育,除了感谢本会坚持投入资源出版,也感谢合作伙伴与一直支持本刊的读者。适逢创刊35周年,一起看看大家对《中学生》有着什么样的情感、期许、祝福……

 

陈大锦(董总主席)

首先,我要祝贺《中学生》欢庆35周年。

 

董总出版的《中学生》从1986年创刊以来,都是定位为一份青少年刊物。《中学生》鼓励阅读风气,培养热爱学习华文的兴趣。它也讨论青少年课题和社会时事,开拓视野,培养能独立思考、有理想的人才。

 

在我国,长期出版青少年刊物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因此,《中学生》这本刊物能够迈入35年,是十分令人赞赏的成就。我谨此代表董总,向这几十年来前前后后参与耕耘《中学生》的内外各界人士,致以衷心的感谢!

 

今天,《中学生》还是秉持一个信念,那就是以扎实的内容,帮助中学生解决成长路上的种种问题、困惑和忧虑,也在校园中播下无数欢乐健康成长的种子,这也符合《华文独中教育蓝图》所强调的“乐教爱学”目标。

 

《中学生》,正如董总出版的其他刊物,已经超越一本单纯读物的角色和功能。事实上,这些刊物与董总推行的教育和文化使命关系密切,引导和建立积极的人生价值观,也扮演着推动华文教育和华社远景的重要任务。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电脑、手机和各类社交媒体的普及,导致网络文化大行其道,让青少年面对排山倒海而来的各种资讯,对他们来说要明辨是非、真假并不容易,可说对青少年带来困扰,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因此,《中学生》扮演着重要角色,犹如明灯般,丰富心灵、增广视野、培养开明思维,使青少年明确自己的人生方向,积极求上进,维护我国多元文化社会特色,以及让他们了解如何应对各类资讯,不要迷失在流行文化、物质文化和消费文化中。

 

回顾1986年9月15日创刊以来,所走过的这35年是不短的日子,《中学生》继往开来,实现其创刊和出版理念——“增广有用新知识,散播书香育新苗”。祝愿《中学生》往前迈进,继续成为中学生的精神读物、课余良伴!

 

梁胜义(董总执行长)

一九八六年,《中学生》初试啼声,赤诚呼唤着青少年的理想。

一九九零年代,《中学生》是启蒙我拓宽阅读天地的课外读物。

二〇〇〇年初,《中学生》是我首个开设专栏定期耕笔的园地。

如今,《中学生》是我服务华教事业路上携手共进的命运伙伴。

 

屈指一算,《中学生》已三秩有五,我亦正值壮年,想必当年的赤子之心,在追赴不同时代的历史使命中,自是免不了岁月锤炼的蚀痕,渐渐熔铸成铁血丹心。少年英雄当有泪,繁华落尽自无铅。

 

《中学生》胸怀里的每一页,少了些许风花雪月,添了几分家国天下,志同道合者铺下一道道索问,缓缓积淀出文教地图。

 

期待《中学生》继续拥抱时代的变奏,适时迈出匹配社会脉搏的跫音,海纳百川,集思广益,协奏一曲曲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独有的乐章,与万千师生同欢共乐,甘

之如饴。祝福《中学生》未来不断谱写无数个崭新的三十五周年,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细水长流,无远弗届!

 

曾庆方(董总学务处副执行长、《中学生》总编辑)

忆起80年代,正值我在霹雳育才独中的高中时期,然而,我却早与《中学生》月刊的前身结缘了,据悉,当时董总出版小组还未获得内政部的出版准证,只好暂时取名为《中学生辅导读物》,只因为我当时的第一次投稿,被主编爱薇看中,刊登了!自此以后,激发起我的写作热情和勇气!

 

在万众期待下,1986年9月15日,《中学生》月刊终于获准创刊正式出版了,那一年的这一天,是我正在台湾国立政治大学新闻系大一新生开学之际,开展了为期4年奔向未来“新闻人”的大学生活,而追求“真理、客观、中立”三大的信念,一直都是我们身为“政大新闻人”的坚持,无论在课堂课外、研讨交流、理论与实践中,都不断地学习、积累和沉淀,为自己日后进入职场做好准备和自我提升。

 

在十万火急情况下,1993年1月2日,是我到董总办公楼(吉隆坡教总大厦内)上班的第一天,接任已经离开工作岗位的第二任《中学生》主编姚淑燕学姐(她也是我政大新闻系的学姐)的职务,成为《中学生》月刊第三任主编。这是一份很有意义、充满挑战、满怀理想和抱负的工作,我经常这样自我期许,要在前人打下的基础上,继续努力、耕耘和创新,开创《中学生》另一番景象和天地!

 

以我在董总工作近30年的经验来看,只要有理想、有责任、有担当和有团队精神的董总人,以董总向来重视组织文化经营和強调团队合作的氛围下,任何肯上进的同事都能被培养成在职场和工作上的多面手。以我自己为实例,特别是哪些年来处理《中学生》月刊的工作,我不仅要负责编务工作,还要办活动、搞行销、广告、甚至发行相关的业务,简直就是“一条龙”全套的标准作业流程。

 

其实,这些压力、责任和挑战,当时並没有让我却步,因为当年在独中教育6年丰富的联课活动中,一系列童军团和学长团领导力的训练、以及4年在政大新闻课程和实习的磨练,已经培育了我在这方面的能力和心理素质,一点也难不倒我,也许这就是独中教育和政大新闻教育的优势与特点。

 

1993年加入董总大家庭,因近距离看到和接触到行政部大家长莫泰熙、以及前上司已故出版局陈清德主任等同事“刚正铁骨”的风采和精神,他们对工作的热情和操守、对同事的关怀和支持、以及对华教事业的守护和付出等等的言行举止,感染和影响了我至深,至今都会让人温暖和感动!

 

为了让《中学生》内容更贴近实际生活和读者需求,除了在办公室,我花了不少时间选择走近中学生的校园生活和居住环境,我记得,有时候我独自一个人,或与编辑团队(当年有林晓薇、江美雫和黄利杰)结合当年国内大学生的下乡服务团,走遍全国各地的社区和新村的学校,为华小六年级生、国中生或独中生演讲或办营会;另外,我们也关注到国中华文学会的问题和困境,我联合雪隆巴生高级中学和蕉赖康乐国中等华文学会骨干同学,成立了雪隆区传薪小站(华文学会校际合作伙伴),共同推动华文学会的发展,后来这个组织转型和催生发展成《中学生》月刊的文字DJ,越来越多的功能和角色,让《中学生》更有活力、生命力去带动校园活动,关怀华文学会和青少年的成长课题,延伸出《中学生》更多的责任、担当和使命。

 

《中学生》是董总旗下的青少年刊物,董总又是推动独中教育发展的火车头,所以,除了一般青少年的身心成长、校园生活、学习、文艺创作等内容和课题之外,我们也特别宣导和报導独中精彩的联课活动,因为它是独中办学的优势和特色,值得给予推广和彰显其教育的价值。

 

万万没想到,我在董总上班的一年后,即1993年12月,在吉隆坡的董总办公大楼,决定搬迁到新居落成的“独大独中加影行政大楼”,让全体董总人在焕然一新的环境里上班,继续为《中学生》月刊出版、独中教育和华教千秋大业努力奋斗……

 

1993年,对我这位刚加入董总的新鲜人来说,是非常有意义和影响深刻的一年!

 

尤其是在疫情下,忆起一些当年人事物小故事,特别难以忘怀和追思。

 

今年为庆祝《中学生》创刊35年,作为曾经和现在仍然与《中学生》团队並肩作战的一份子,内心深处还是对它满怀希望和祝福,而我只是匆匆忆起1993年这一年的点点滴滴,它竟然承载着这么多难得的美好故事,乍看之下,发生在我身边的这些人事物情节,好像没有什么关系,其实,它却是一脉相传的影响,心手相连的关系。

 

王祯文(大山脚日新独中校长)

1983年我从国民中学转校到独中插班就读高中一。有一天课后经过校长室旁的布告栏,偶然看见一则通告,原来是董总正在筹备一本中学生杂志,要向中学生征稿。当时我甚感兴趣,就投稿发表了一首短诗。那一期的刊名是《焚烧的年代》,后来第二期我也发表了文章,刊名是《失落的水平线》,往后几期的刊名我忘了,而这几期的刊物都没有统一的刊名,是当今《中学生》的前身。

 

这份中学生期刊促使我对写作发生兴趣,还记得在中学毕业之前,我常投稿,每次看到文章刊登出来,总要高兴好几天。这么多年来,《中学生》成为独中生和国中华裔学生优良的校园期刊,影响了两代人。我是其中一个最年长的读者,见证了《中学生》多个发展历程,衷心期望它继续能够成为中学生最棒的校园期刊,引领学生走向成长和成功之路。

 

郑展兴(沙巴崇正中学校长)

我的中学年代(1985-1990年),是没有电脑网络的时代,读物主要来自学校图书馆。还记得那时候华文老师每个月都会抱着十多本《中学生》让同学们购买,每本2令吉。数量有限,但我一定不会错过。

那时候,我的每月零用钱是50令吉,省下午餐费的钱买来的刊物都特别珍惜,每一页每一行字,我都会仔细阅读。

在我阅读习惯与思辨能力的养成中,《中学生》绝对占有一席之地。它总会刊登时下热门的议题,让渴望求知的中学生获益良多。我特别喜爱投稿专栏, 也总是希望我所投的稿能够被录用。

1989年全国中学生编辑生活营,我有幸遇见了当时的爱薇主编、张永庆校长、吴丽琪校长、赖全合老师等前辈,令我特别难忘。

祝愿《中学生》继续精彩,陪伴一代又一代的孩子们成长。

 

冯以量(临终关怀推动者、孝恩集团辅导与咨询顾问)

大家好,我是冯以量,今天我想对《中学生》说一些话。其实我在13岁的时候就接触了这本刊物,那时候我们可以阅读的杂志没有很多,《中学生》可以说是一本陪伴我长大的刊物。当时每个月都会阅读这本刊物,也因为这本刊物认识了张永庆校长、晓薇、美霞等一些在马来西亚很优秀的老师们。后来,在晓薇的牵引之下,我有一段日子成为《中学生》月刊的专栏写作人,和《中学生》产生了更好的缘分。我的第一本书《已亮的天空》要不是有《中学生》专栏结集成书,我不会想到可以把自己的生命故事变成一本书,趁着这一次《中学生》35周年纪念,很想和《中学生》说声谢谢,这声谢谢其实一直收在心里,谢谢你,《中学生》。

 

平面设计师 Kern(米琪维斯工作室)

和《中学生》的第一次合作是在2019年,记得那个时候是同行的师兄介绍的,接下来就是和执行主编傅美华接洽相关排版的设计工作。刚好那个时候也是《中学生》要把品牌做重塑,我才真正地接触到《中学生》。在这合作的3年,工作的部份基本都沒有遇到问题,《中学生》给予我自由的发挥空间。也因为有这样的合作,我才能体会到整个团队对于这本杂志的付出,那种用心很不简单,团队的热情和认真,只能用“感动”二字來形容了。也想趁着这个机会谢谢《中学生》,在疫情发生至今,还是那么用心努力完成一本又一本的《中学生》。祝福《中学生》可以一直陪伴着大家成长,越做越好!

 

曾令宜(在纽西兰任职牙科技术师)

《中学生》可以说是陪伴我成长了很多年的伙伴,除了是我喜欢的读物,主办的活动也填满了我中学生涯的各个长假。我是2011年开始接触《中学生》的,它让我看到了很多方面很多类型的话题,包括一些被大家忽略或者大家会忌讳的话题。

通过《中学生》我获得了出国探索的机会,参加过香港和台湾的游学团,能住在学伴家里,还能体验他们的校园生活、在当地的大街小巷边走边观察他们的生活节奏,这些都是很神奇的体验。

此外,我还以营员营委的身份参加过几届的采访营,除了获得主题讨论的知识和学会了采访及排版技巧外,当营委的经验也提升了我策划活动的能力和领导力,最可贵的是在这期间我认识了很多朋友。

在这里祝陪伴了无数中学生的《中学生》35周年快乐,希望《中学生》能一直陪伴着大家成长,也期待更多精彩的内容!

 

周蒙茵(从事设计工作)

我喜欢《中学生》月刊的理念:不管世界怎么变,教育要做的只有一件事:“快乐和成长”只有快乐的悦读,阅读才会真正地开始!

我应该是在2013年第一次接触《中学生》,那时女儿刚上中学,第一本《中学生》是由学校带回来的。我喜欢《中学生》里的主题采访和讨论区,比如2015年的“看见家乡的美丽”,2016年谈生死教育的“献给生命的情书”,2018年让师长深思的“要VS不要标准答案”等等。我也爱看李伟文透过电影,分析人生的各种课题的文章。《中学生》精美的设计和非常用心的排版,也让我看得舒服和有阅读下去的欲望。

《中学生》后期也很应景应时地针对青少年有兴趣和热门的议题:如网红文化、中学生网恋、校园和网络霸凌、韩中台的偶像团体、现今流行的服饰概述。当然也少不了升学和职业生涯的课题,还有游子海外留学的点点滴滴。《中学生》也有不少各领域达人和专家的散文式文章和微型小说,生动又有启发性,不会死板板地说教。我也问了女儿,她这么多年最爱《中学生》哪一方面,她只答了一句“里面有让我深思的讨论和文章”。后来,女儿不再从学校带回《中学生》,我还特地向董总订阅一年,邮寄到家。两个女儿也分别参加过《中学生》主办的Sunny采访营和台湾游学团。直到《中学生》改成电子刊物和女儿上了大学,我们和《中学生》的书缘才告一段落。

笔末,我衷心希望,在编辑团队30多年来的坚持和信念下,不管世界怎么变,《中学生》永远不忘初心!

 

张素颖(马来西亚工艺大学工料测量学在籍生)

日月如梭、当年握着《中学生》的我只是一位初中生,如今已成为一名大学生。《中学生》不仅仅有丰富有趣的内容,更多的是因为它让我有了除此之外的收获。第一次接触《中学生》的活动是透过朋友介绍,接下来便陆陆续续参加了大大小小的活动。其中有生活营、文字DJ、游学团和交流营。这些采访活动让我踏出了自己的舒适圈,挑战自己平时不擅长的事。最令我难忘的是港澳游学团,这和我过往的旅行很不一样,让我深深地理解了香港人的当地生活,这是我毕生难忘体验。参加中学生国际文化体验营时的回忆仍然历历在目,能和来自不同学校的中学生和台湾学生交流也非常有趣,记得当时也是《中学生》的30周年纪念。一转眼,《中学生》已步入35周年。非常感谢《中学生》成为我的课外刊物首选,除了知识以外,我还收获了真挚的友谊。在此,祝《中学生》越来越有声有色!

 

郑子康(调酒师Bear)

时光荏苒,一回首已经跟《中学生》结缘10年。还记得十年前的那个夏天,初入中学的我,因社团而参加了11年的Sunny采访营而认识了《中学生》月刊。懵懂间就把营会当作一个习惯,也把《中学生》带进了我的中学生涯里。对于这刊物的喜欢或许不止于文字和排版上给予的内容,更多是在它给了中学时期的我一个校园以外的可能。校园外,《中学生》常年举办的采访营仿佛才是我们的主场。与阅读刊物不同的是,营会的举办和策划让我们可以学到更多的待人处事,也跟着《中学生》探索这个世界的第二可能。探索世界的同时,《中学生》也带给我一批真心的朋友,让我在这个世界闯荡时,可以有一群真心的依靠。一晃眼,10年前在营会庆祝25周年的场面还历历在目,而现在我也从中学走向社会。祝福《中学生》35周年快乐,希望来年能够再一次看到《中学生》带着莘莘学子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刘宇杭(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东南亚与亚太研究硕士生)

对我来说,《中学生》不仅是一本普通的学生刊物,它更是一本在中学时期陪伴我成长的刊物。

初中三那年,因为要训练自己的写作能力而当上了《中学生》文字DJ。那年,《中学生》刚好主办了台湾游学团,我二话不说马上和家人商量后就报名参加。那次的台湾游学团是一次台湾深度旅游,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台湾学伴家借宿,体验到了台湾家庭的生活习惯。

游学团之后,我就和《中学生》结下了根深蒂固的缘分。高一开始每年都到采访营当队辅,也见证了《中学生》30周年庆,接待了来自台湾与马来西亚各州的同学一起体验马来西亚的生活与文化。

《中学生》让我结交了来自马来西亚各州的朋友,即使朋友们都处在世界各地,但它的那股凝聚力让我们至今还保持联系。

祝《中学生》35岁生日快乐!

 

杨庆盈(自由工作者)

我从中学过渡班到中五,一直都有阅读《中学生》月刊。它是我的精神粮食。我通过阅读《中学生》而提升了我的写作能力,同时我长了很多知识,开拓了视野,虽然我身在家中但可以知天下事。我很喜欢刘墉老师写的文章,我不会错过他每期写的文章。我在他的文章中看到人间百态,人间的温情有亲情、友情及爱情。朵拉老师也是我喜欢的作家。我上中学时,《中学生》伴我渡过了我的中学生涯,丰富了我的中学生活。

 

黃星潓(国立台湾大学兽医系在籍生)

一开始的《中学生》对我而言只是一个偶尔翻阅的刊物,直到参与了Sunny采访营之后,便会开始期待自己参与过的活动被刊登出来。《中学生》举办的营会以及游学团,陪伴了我大部分的中学时光。游学团不只是旅游,更是从旅游中学习。而Sunny采访营采访主题多元。除了学习采访技巧,同时增进自己对相关采访领域的认识。像是以大体老师和反贪会为主题的活动,令我印象颇为深刻。如今《中学生》暂停举办Sunny采访营的活动,确实让我感到相当遗憾。真心希望有天活动能够复办,再次引领年轻的大家快乐地学习!《中学生》35周年快乐!

 

叶慈明(国立台湾艺术大学电影系在籍生)

在我中学时期,《中学生》月刊就经常摆放在图书馆的杂志架子上。而对那时的我而言,《中学生》也只不过是偶尔翻阅的刊物,并没有留下特別深刻的印象。真正与《中学生》结下缘分,则是在2014年受学校辅导老师的推荐,搭上了《中学生》台湾游学团的旅程。接下来几乎每一年的Sunny采访营都有参加筹备。我认为“学习”与“玩乐”是《中学生》在办活动时,希望能够兼顾的两件事情。因此每一次的活动,都能够察觉与一般活动有所不同。这些活动的不同,体现在领队老师与年轻营委的协商,以及经常询问大家的意见作为决策参考。我认为活动最终成功与否,参与者自会定夺。更重要的是方向对了,就努力地往前冲!祝福《中学生》35周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