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他人,尊重彼此

tbqh web page pic 076

 

马来人如何命名?

大家好,我的全名是Awang Aizzuddin Sulong Bin Awg Sabli,猜猜里头涵盖了几个人的名字?

 

答案是三个人。Awg Sabli 是我父亲的名字,Awang Aizzuddin Sulong则是我自己的名字(Awang是遗传名,Aizzuddin是本名,来自阿拉伯语,意思是“守护宗教的”)。说到这里,是不是觉得很复杂呢?且让我进一步解释。

 

首先,要在马来人的全名里区分何者是父亲的名字,何者是自己的名字,其实一点也不难,关键就在于Bin或Binti。Bin来自阿拉伯语,用于男子,意思是“孩子的爸是”,女子则用Binti。因此,Bin或Binti前是自己的名字,而Bin或Binti后则是父亲的名字。说得简单一些,马来人名字的结构就是:自己的名字+ Bin/Binti + 父亲的名字。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问,第三个人的名字在哪儿?答案就是我名字里的Sulong,Sulong是我爷爷的本名,马来人命名时放爷爷的本名是不常见的情况,但这并没有错 。

 

父亲支持就读华校

我家三兄弟,只有我和老二是独中毕业。我从幼儿园开始念华小,父亲的家人早期反对将我送入华校就读,说会变成共产党。不过,父亲还是带着同事替我报名就读华人占多数的幼儿园和华小。因为靠近马来乡村,所以幼儿园和小学时期有一些马来同学,但班里的马来人屈指可数。

 

父亲是州政府财政部会计师,有很多华人同事。我之所以念华小,除了因为离家近,也因为父亲的同事鼓励。

 

我没有补习华语, 而是自己学。小学校长曾问我父亲:“不担心吗?”

 

“不”,父亲指着载送了我六年的学校巴士说:“有好道具。”

 

小学毕业后,我选择念独中,父亲也鼓励我试试,于是我报读了古晋中华第一中学。当时,全级只有我一个马来人。

 

聆听他人心声,尊重彼此差异

小学和中学时期,我都携带便当去学校,没买食堂的食物。记得中学下午有PMR/SPM预备班,学生通常会在食堂或附近的Kopitiam用餐,而我在这方面感到有些孤立,因为Kopitiam没有清真食物,只有鸡饭和肉骨粿杂(Kueh Chap)。

 

在这里跟大家介绍一下,清真(Halal)食物不能含有猪肉、酒及其衍生品,可食用的肉如鸡肉和牛肉,但屠夫必须是穆斯林。

 

因为不能和同学们一起用餐,所以产生了隔离感。有时候,我会跟他们去,但只能喝饮料吃冰。通常朋友会戏弄我说:“阿旺,今天我们去吃(非清真食物),我请客。”也许,今天有些人会觉得这是霸凌。

 

长辈也会戏弄我。中学附近的补习老师在统考临近时,请全补习班的同学吃冰淇淋,刚好那时是斋戒(Puasa)期间。补习班全员都在吃冰淇淋,除了我。老师还问:“要吗?你不讲,谁知道。”从其他人的角度看,这或许是侮辱。很多人喜欢他人了解自己,但往往不想了解他人。《杰出青少年的七个习惯》,是对我有着深远影响的一本书,书的后半部讲解公众领域中的成功和相关的三个习惯,其中一个是“先理解别人,再争取别人理解自己,真心诚意地倾听。”人有两只耳朵,却只有一张嘴,我们要多聆听、少说话。

 

千张剪纸之死

最近我听说:“大马中小学数学科学水平低”、“我们以前三年级念的,我孩子一年级已经开始念”、“黑鞋是伊斯兰化”、“黑鞋比较不容易脏,脏了看起来也不会太破旧”、“政府应该注重城市的学校。城市人口多,我们还税啊”、“新学校离这乡村10km。我孩子每天要走这段路,还要搭船”……立场不一样,所感受到的也不一样。

 

可以问问自己,我有马来朋友吗? 用中文沟通吗?今日我们比较注重彼此的区别,忽略彼此的共同点,再加上金钱、政治、历史因素,就有今天的马来西亚。这些区别久了就成千张剪纸之死(编按:death by a thousand papers cut,意即累积了许多微小的伤害而导致缓慢且痛苦的消亡)。《杰出青少年的七个习惯》所提到的公众领域中成功之三个习惯1(原则),可以是一个好的开始。

 

我很荣幸有机会能以这一篇非翻译的中文文章,书写我的经验和感受。最后,我在这里留下书中的一句话:“如果你还没穿过他人的皮鞋走一里路,你不能想像他的脚会有多臭。”

 

---------

注1:另外两个正文没提到的习惯是:“双赢的想法。抱着人人都能成功的态度”和“协作增效。协同工作成就更好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