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四问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我们所追求的美,真的是美吗?

美,是否有一定的原理原则?

并非人人都懂得发现、欣赏、鉴赏美。

今年首期艺术沙龙,将由资深艺术家罗木来为我们解答种种关于美的疑问。

 

tbqh web page pic 078 1

如何定义美?

“我们常会把美或丑挂在嘴边,无论是大自然或充斥在生活中的物质,我们都会给予评价。很多时候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会对这个东西做出美丑的判断,我们是依据什么观点来给出这样的评价?”

 

资深艺术家罗木来认同人人都有做出自由判断的权利,但他也指出,我们对每个事物做出的评价都是依赖过往的经验,而这些经验或许涉及童年的成长环境、家庭教育、宗教,诸如此类的因素影响。举例而言,孩子因为母亲喜欢绿色,在其耳濡目染之下,自己也偏爱绿色,这种审美是较为主观的,往往经不起客观性的评价,以致于我们对美丑的定义有很多争论。

 

罗木来表示,虽然“美学”的字眼是在18世纪才由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所确立,但早在古希腊时期,当时的哲学家就很好奇为什么人们对同一个物体有诸多不同的意见,于是他们想找出一个规律,思考能否设定一个标准、一个原理原则,让大家通过这些原理原则去认识美。

 

他认为,美并非永恒不变,不变的只是其中的原理原则,如某些东西只要和谐,看起来就很舒服。“比如一只蝴蝶必须有一双翅膀,对称的看起来才是美的,如果不见了一边翅膀,就会怪怪的,这些是原理原则。原理原则有规律的美、顺序的美、形态的美等等。”

 

至于人们对于美的定义,会随着时代而改变,例如分别流行于七八十年代的喇叭裤、灯笼裤,放在现今眼光下审视会觉得不好看。

 

每一个年代对于美都有不同的追求,可是这种追求往往都是一种羊群心态,当时潮流兴什么,大家就一窝蜂追随,仿佛不这样就落伍了。”罗木来一针见血地指出人们的从众心理,也以“网红脸”的现象为佐证。他表示,网红脸的大量出现,是因为它已变成了一个“标配”,如眼睛、鼻子、下巴等该如何,才被公认为美,再者,滤镜和美颜功能也导致美变得僵化

 

罗木来强调,人们对于美的判断受到外界太多的影响。“在德国有一个字眼叫做Kitsch,翻译成中文是‘媚俗’,如果用媚俗来形容Kitsch还是不充分的,它必须有好几个形容词才能说明这个字眼。为什么会有这个字眼的诞生?就是针对一般人对于那种刻板化的美、僵硬化的美所做出的反应。打个比方,所谓的成功人士就必须西装笔挺、佩戴名表,身后有名车,站在高级公寓单位,或灯火通明的高楼大厦,手握一杯红酒,种种的形象都是在媚俗的范畴里。可是很多人没这个概念,因为不知道这个字眼,以为这样就是一种美,所以就去追求、模仿。如果说得比较矫情一点,展现母爱就要画母亲抱着婴儿在哺乳;一讲到田野风光就要有小桥流水人家、炊烟袅袅、有人放牧归来,这种种千篇一律的东西都可用Kitsch来形容。”

 

他感叹,很多人觉得自己追求的是美,却不知道这其实是一种俗。大家从未意识到自己所追求的美有何不同,也不主动要求改变。

 

如何汲取美的养分?

如今,人们接收美的机会比以往多了,关于美的知识俯拾皆是,对比没有互联网的时代,当时想了解家居、设计等方面的美,一般上只能购买相关书籍或杂志来吸收养分。

 

“今天互联网仿佛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关键在于你有没有方向。”很多人喜欢用小红书学习如何打扮、如何布置家居,可是在罗木来看来,这些都是比较片面的学习资源,不能一概而论。

 

他打比方说,一件服饰美或不美得看个人身形来配搭,可能是比例上的和谐,诸如此类的关系,才能产生美感。“很多人对于美的学习都缺乏系统化,都是从互联网上各管道里汲取的,所以我们会发现有些人房子很大,但他选购的家具却跟整个格局格格不入。他们觉得美才会买,可是他们的美感是没有被系统化或考验过,纯粹凭着个人的喜爱。”

 

罗木来鼓励学生从各种不同的管道,如摄影、电影、文学、甚至音乐、舞蹈等其他艺术形式里获取养分,因为艺术是共通而非单向的。

 

美感真的重要吗?

有些人或许认为美感可有可无,对此,罗木来反驳道:“如果美感不重要的话,其实大家可以很随便,不必费尽心思去跑那么多家店来选购自己认为具有美感的东西。”

 

试试回想我们的日常生活:用早餐时,餐点的摆设,或咖啡厅的那种环境,都能对我们做出一种影响;出门时,我们会选择穿戴喜爱的服饰;购物时会挑选心仪的款式,这些生活中的案例,在在反映了美与生活息息相关

 

如何接近、感受美?

罗木来说,想要接近与感受美,就要去掉功利心态。因为功利心是一个绝缘体,会把人和美隔离起来。功利心会促使人把赚钱看得比较重要,因此常把自己置身于异常忙碌的状态中,造成没有多余的时间和心思去亲近、接受美。

 

有些人觉得欣赏美是很奢侈的事情,可是对我而言,不需要特别奢侈。在任何时刻,哪怕是喝杯茶也能感受到那杯茶的美好。在等待的时候,不妨把目光看向周围,用自己的眼睛去寻找美、捕获美。”

 

打开五官,是亲近美的第一步。“想想看,很多人吃东西仅仅为了果腹,匆忙地把饭吃完,过程中没感受到事物给他带来的感觉。”他提醒我们要静下心来,若心不静,感官就无法被打开。

 

“如果我们的脑袋里充斥的都是很琐碎的事情,哪还有心情欣赏彩虹、树木、植物……?亲近美,有时候真的很简单。只要静下心来,好好看、好好感受身边的事物。”

 

美的熏陶会让我们受用一生

他说,当一个人懂得欣赏美,那么心也会随之变得温和,心境将处于较为愉悦的状态,个人修养也得以提升。

 

最后,他提醒,若要追求美,就要采取主动的态度,资源非常多,只在于我们是否愿意主动接触。美的熏陶,未必会让我们都成为美术家,但它会让我们终身受用。美既实用,也让我们感到愉悦。

 

今天的你,发现美了吗?

 

---------------------------------

罗木来
马来西亚资深艺术家,擅长油画、水彩和粉彩画;目前在达尔尚艺术学院担任纯美系讲师,有超过20年的教学经验。代表作包括在第十届吉隆坡舞踏祭进行的《内观·外象》中展出的画作。曾是演员,演过何宇恒、陈翠梅、邱永耀、李添兴等导演的独立电影作品。

 

延伸阅读:

1. 黄钰绚:蒋勋《品味四讲》读后感

https://dzblueprint.dongzong.my/zxs-about-6/632-632

2. 《图解美学》(常宏、朱珂苇)

3. 《中小学生必备的艺术鉴赏常识》

*书籍2、3,可透过微信读书APP免费阅读。

 

tbqh web page pic 078 2
罗木来⊙普渡 (油画)

 


tbqh web page pic 078 3

罗木来⊙希望(油画)

 

 

tbqh web page pic 078 4

罗木来⊙仨(油画)

Tags: